“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2025年9月将有四本书作为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共读书目,分别是《她们的创作日常》《母女关系的精神分析》《大门口的陌生人》《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获得赠书方式:报名参加 → 填写社群内发布的申请表 →被选中获得赠书,参与共读活动。希望收到赠书的小伙伴至少写下300字阅读感受,精彩书评将会发布在三明治公众号上。
展开剩余88%《她们的创作日常》
作者:【美】梅森·柯瑞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就在我写信的这段工夫,我已经被叫走十几次了——一次是去买鳕鱼,一次是接待送来一篮水果的客人,一次是见一位书商……还有喂奶、去厨房做晚上的鱼汤。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来可以写上几笔。我就是毅然决然,一心要写,好似一艘迎着风浪却誓要前行的小舟。”
她们在厨房里写诗,婴儿床旁画画,也曾拖延、自我怀疑、崩溃大哭……
她们不愿困于妻子、母亲的身份,决心用创作筑起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本书讲述了百余位杰出女性如何开展绘画、写作、表演等日常创作。她们当中,有的为大众所熟知,如草间弥生、香奈儿、桑塔格、伍尔夫、瓦尔达……有的虽是行业翘楚,却隐没于历史长河。她们并不完美,也曾拖延、退缩、自我怀疑、濒临放弃,她们在忽略女性创作的社会中,克服偏见、坚持创作,让世界为她们和她们的成就腾出空间。
本书不仅记录了她们的创作习惯,更让读者借助她们的日常生活一探这些璀璨的心灵如何运作,看见她们为了创作而做出的种种选择和努力——权衡社会的期待、家人的需求与自己的雄心壮志,面对职业中的性别歧视……
书 摘
然而,当我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功成名就的男性创作者身上时,我发现他们曾经所面对的困难往往因为背后有辛勤的妻子、忠实的仆人、可观的家族遗产,以及数个世纪以来累积的男性特权而得到了缓解。对当代读者来说,这无疑削弱了他们作为典范和榜样的力量。很多时候,这些伟大心灵的日常作息看上去太过美妙:他们似乎完全不用操心赚钱养家、准备一日三餐以及陪伴亲人,相反,他们可以轻松自在地工作、散步和小憩。
相比之下,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女性创作者时,我们似乎一下子就看到了充满挫折和妥协的戏剧化景象。当然,这本书中所记述的很多女性人物都有着优渥的家庭背景,并非每一位都需要不断克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但是她们中的很多人的确是在挣扎和负重中前行。她们大都成长、生活在一个忽视甚至拒绝女性创作者的环境当中。书中许多人的父母和配偶强烈反对她们将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置于女性传统的贤妻良母和家庭主妇的角色之上。那些拥有孩子的创作者更是要为了平衡事业和家庭进行艰难选择。而且,她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遇到了来自读者和行业“大佬”的性别歧视。无论是编辑、出版商、策展人、评论家、赞助商还是其他的潮流引导者,不管你多么努力,他们始终都觉得男性创作者要更为出色。他们根本看不到女性创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内心煎熬。事实上,她们需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创作不断赢得空间,并妥善处理随之而来的愤怒、愧疚和怨恨。
《母女关系的精神分析:被支配的女儿们》
作者:【日】斋藤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本临床心理医生、畅销书《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作者斋藤环,以临床案例、文学作品、少女漫画为素材,揭示母女关系中潜藏的支配与被支配机制,细致分析女性特质、身体性、语言等核心要素对母女互动的影响,指出母女关系因性别同一性而呈现出更深刻的纠缠。
心理咨询师张春导读:“也许,只需思考成为一个失败到什么程度的母亲,放下成为完美女人的幻梦。”
斋藤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医生、文化评论家。专注于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学和青年亚文化等领域。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医疗系社会精神保健学教授。代表著作有《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等。
书 摘
“内化了的母亲”的概念,是理解母女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
母女关系比其他形式的亲子关系都更容易趋向过度密切。这种密切,不仅源于母女性别的同一性,还来自她们同为女性的事实。所谓的“过度密切”指的是心理上的距离感,即使母女在地理上相距很远,也会产生强大影响。因此,女儿的离家、分居、结婚、生育、留学等手段,都未必能成为过度密切的解决方案。
过度密切也是矛盾情感的温床,容易孕育出爱与憎的共生。更确切地说,这就是“偏执 - 分裂心位”。母女关系往往爱恨交织,也正因为这种双重性,母女更加难以分离。如果强行将女儿从母亲身边拉开,女儿之后必然受到“内疚罪恶感”的报复。更进一步来说,受困于这种关系中的女儿,甚至无法单纯地憎恨母亲。原因在于,母女一体化的程度过深,女儿否定母亲,就等于否定自身。
《大门口的陌生人》
作者:何袜皮
出品:新经典文化
“我是一名合格的保安。我既不偷也不抢,只是捡别人掉的。”
近年来城市犯罪率持续降低,保安人数却不断增长。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保安?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何袜皮在某大型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了九个月的实习,观察并参与了保安的日常工作。她发现,保安被夹在物业和业主中间,要同时满足保安公司、物业和业主三方的需求。他们不善于表达,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实同样渴望尊严与安稳,同样有着自己的恐惧。
何袜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博士,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留学前曾任记者、首席编辑。著有小说《易碎品》《爱与恨是相互的解药》《为她准备的好躯壳》等,其中《易碎品》入选豆瓣2024年度推理悬疑类图书TOP10,2023年获刀锋图书奖“年度最具改编潜力作品”;非虚构作品《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入选南方都市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豆瓣2019年度推理悬疑类图书TOP10。
书 摘
“这个工作根本不需要动脑子。我们就像机器人一样听指令,把全部时间、力气浪费在那些没技术含量的琐事上。如果你去工地上或者工厂里工作五年,至少能掌握一点本事,成了熟练工,工资也会比新手高;但如果你当了五年保安,脑子和手就都钝了。所以你看,在这里待得越久的人,就越难适应其他工作,越离不开这里。”
保安和许多职业一样具有匿名性,当市民和他们打交道时,并不需要知道制服背后的名字和履历。我们可能在交谈中称他们为“那个胖的保安”“三号门的那个保安”“那个矮的保安”“那个老的保安”……我们很少会注意到他们的离开或者替换,更不曾试图了解他们的过往、困境、恐惧、爱与抱负。
这本书是对这个行业和里面的人的一个阶段性记录,在期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安全和公正的同时,我也希望读者读完书后,在经过自家小区的保安身边时能问候他们一句:
“你好。”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作者:【韩】黄宝凛
出品:磨铁
2024年日本书店大奖第一名,2022年韩国书店店员票选年度之书。
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这个空间里,能够让人保持自我;在这个空间里,不会让人忽略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让人珍爱自己。休南洞书店,对店长英珠而言正是这样的空间。
全力奔跑三十多年后,英珠被突如其来的倦怠感击中:不理解自己的妈妈、被工作掏空的身体、被现实困住的人生……她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开一家书店,以此重新振作起来。
这家开在巷子里、名为“休南洞”的书店意外成为无数像英珠一样奔跑到喘不过气的人们休憩心灵的空间。数次求职失败的咖啡师、对人生感到迷茫的高中生、围着儿子打转的妈妈、陷入工作倦怠的作家……彷徨的人们抓住了不会彷徨的书籍,借由依稀的光亮,一点点爬出无聊和空虚的枯井。
“读书不会让我们抢在别人前面或是爬到别人头上,而是会让我们从旁伸出援手。”
书 摘
从小到大,我都没让我妈操心过,后来却一下子让她伤透了心。早知如此,我之前就应该早点摆脱乖乖女的形象。现在我就觉得吧,这都是我的错,怪就怪我没能早点儿让我妈练就出一颗强大的心脏来。
一直以来我都在学着大人的样子生活,但其实我还没真正成为一个大人。因为妈妈的一句话,现在的我变得十分颓丧,就像被一个隐形的障碍物绊倒了。问题是,绊倒以后也能站起来,我却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这么做。我总是担心如果父母对我失望了怎么办,如果以后我都不能让他们开心又怎么办。如果我被绊倒后拍拍屁股站起来,仿佛一切未曾发生般继续生活,好像就会对不起他们似的。
从来没有盼望过成功或者成名。就是,嗯,希望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在这方面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就笼统地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参与9月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查看本月主题班详情:
▲新一期的虚构工作坊,将于 9月1日正式开营。 “虚构短故事”更名为“虚构·短篇”,欢迎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参与,期待大家藉由短篇小说之眼,发现心底的那一个故事。
大师工作坊
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每日书
7月共写班(每月开展)
7月自由书写班(每月开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度开展)
发布于:上海市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